
ESBL耐藥菌顯色培養(yǎng)基
HiCrome ESBL Agar Base
貨號  | 品名  | 規(guī)格  | 價格  | 
M1829  | ESBL耐藥菌顯色培養(yǎng)基 HiCrome ESBL Agar Base  | 100G,500G  | 
  | 
FD278  | HiCrome ESBL Agar Supplement  | 5VL  | 
  | 
原理
超廣譜β內酰胺酶(ESBL)產生菌,因其所帶來的院內感染,對醫(yī)療工作者的挑戰(zhàn)越來越嚴峻。大腸埃希菌、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催產克雷伯氏菌是常見的ESBL產生菌(1)。它們對許多不同種類的抗生素都耐藥,包括氨基糖甙類和弗喹諾酮類。ESBL產生菌能攻擊新型頭孢類和單酰胺環(huán)類抗生素,以及窄譜的頭孢菌素和抗革蘭陰性菌的青霉素(1)。它們與死亡率升高有關,并難以檢測和治療。1980年起引入的第三代廣譜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得到了廣泛應用,用于治療耐藥菌。正是這一原因,導致了ESBL產生菌的出現。
該ESBL顯色培養(yǎng)基用于選擇性分離ESBL產生菌。添加劑(FD278)有助于抑制其他的污染菌。產ESBL的大腸埃希菌生長為粉色至紫色菌落,產ESBL的KESC家族成員生長為藍綠色菌落。變形桿菌、摩根菌和普羅威登斯菌不與顯色劑反應,因而為無色至淡棕色菌落。接種該培養(yǎng)基時,可使用0.5McFarland濁度的菌液。標本可采自直腸檢查拭子、糞便或單個菌落。如果接種量太高,可能造成假陽性。要對菌落進一步驗證,可再進行生化鑒定。
培養(yǎng)基成分
組成  | g/L  | 
混合蛋白胨  | 12.000  | 
顯色混合劑  | 4.000  | 
氯化鈉  | 5.000  | 
混合緩沖鹽  | 4.000  | 
配制
取40g溶于1000ml蒸餾水,加熱至沸騰使*溶解。高壓滅菌。冷卻至于40-50℃,加入復溶的2管添加劑(FD278),混勻后傾注平板。
培養(yǎng)反應
在35-37℃培養(yǎng)18-24小時
菌種  | 接種(CFU)  | 生長  | 回收率  | 菌落顏色  | 
大腸埃希菌(NCTC13351)  | 50-100  | 旺盛  | ≥50%  | 粉色至紫色  | 
肺炎克雷伯菌(ATCC 700603)  | 50-100  | 旺盛  | ≥50%  | 藍綠色  | 
陰溝腸桿菌(ATCC 23355)  | ≥103  | 抑制  | 0%  | ——  | 
弗氏檸檬酸桿菌(ATCC 8090)  | ≥103  | 抑制  | 0%  | ——  | 
白色念珠菌(ATCC 10231)  | ≥103  | 抑制  | 0%  | ——  | 
注:
肺炎克雷伯菌(ATCC 700603)為超廣譜β內酰胺酶標準對照菌株,產β內酰胺酶SHV-18,是CLSI關于藥敏試驗的質量控制菌株。
大腸埃希菌(NCTC 13351):屬ESBL耐藥菌,1985年分離出來。
參考文獻
1.Jou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, February 2007, Page 501-505, Vol.45, No.2
PP 1430-1432. Philadelphia. W.B.Saunders, 1982